仁醫精術 | 我院成功為七旬高齡患者實施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點擊查看圖片

近日,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高齡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由于患者左冠脈開口低,在微創瓣膜置換的同時行煙囪技術保護心臟冠脈開口,尚屬郴州地區首次應用。手術由心內科主任郭玉璜教授、副主任田致寰教授帶領的專家團隊,在醫院多學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協助下完成,標志著我院在微創技術治療心臟瓣膜病領域取得“心”突破。


68歲的黃女士,活動后時常感覺心慌氣促,癥狀持續時間長達10年之久,嚴重時會接近暈厥狀態?;帕松竦狞S女士,慕名來到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就診。經檢查發現,黃女士心臟瓣膜中的主動脈瓣已重度狹窄,迫切需要進行人工瓣膜置換手術。
人工瓣膜置換手術分為兩種。傳統的換瓣手術需要打開患者胸膛,在心臟停跳的情況下建立體外循環,切除病變的瓣膜,術后創傷大、恢復時間長。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只需在患者大腿根切個小孔,通過身體的大血管就可以把人工瓣膜放到病變部位,且手術中麻醉時間很短,術后傷口小、恢復快。
聽聞市三醫院可以開展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換瓣,不用手術“挨一刀”后,黃女士和家屬一致決定行微創手術治療。
考慮到患者年近七旬,且是醫院首次開展此類手術。副院長鄧兆旭、副院長胡澤剛召集心血管內科團隊、陳遇源主任帶領的麻醉科團隊、蔣亞思教授負責的影像介入團隊、李紅平主任帶領的超聲診斷團隊、王盛標主任帶領的重癥監護室團隊、唐惠祥主任帶領的神經內科團隊以及導管室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共同對患者做出綜合評估,并認真進行術前討論,詳細制訂手術方案,完善每個操作步驟和細節,為手術保駕護航。

據悉,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難度大、要求高,是衡量一個醫院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的硬指標,目前只有少數醫院能夠開展。除了要求術者具備高超的手術技巧、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需要多學科高度精準協調合作。術中將患者心率人工起搏至180次/分鐘以上,利用這短暫的十幾秒時間來安放人工瓣膜。

手術當天,市三醫院多學科團隊僅耗時50分鐘,將一枚人工生物瓣膜通過導管成功置入黃女士的心臟后,人工瓣膜立刻代替病變瓣膜開始工作。而開展本次手術,僅在患者大腿處留下了一個微小的切口。
術后第二天,黃女士轉至普通病房繼續觀察,術后第三天即可下床活動。“胸口再也不悶了,頭也不暈了,身體也沒有哪里痛,關鍵是沒有‘開膛破肚’,真是太好了。”掩飾不住激動之情的黃女士,對前來查房的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術前通過我院高質量的心臟CT為患者進行精確的評估,因患者左冠脈開口低,微創瓣膜置換的同時行煙囪技術保護心臟冠脈開口,此類術式也是郴州地區第一次應用,術后結果非常滿意。此次開展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各科室積累了寶貴的手術經驗,組建了以心內科為中心的多學科瓣膜診療團隊,并形成了一整套規范化診療方案,標志著我院心臟瓣膜病診療邁上了新的臺階。”心內科副主任田致寰表示。


文章來源 | 王星懿 劉滔
文章編輯 | 王星懿 劉滔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