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甲狀腺腫瘤壓迫氣管食道 高超技術解開“封喉”腫瘤
近日,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乳甲外科接診了一名特殊患者,喉部意外出現快速增長的腫塊,擠壓氣管,僅留下4毫米的呼吸通道,壓縮氣管的程度達到60%-70%,氣管隨時面臨封閉的可能性,導致生命受到威脅。
患者名叫陳桑榆(化名),呼吸困難、咳嗽、胸悶、氣促達半年時間,一直誤以為自己患有支氣管哮喘,來院就診時卻發現真相并非如此。肺部沒有明顯的干濕啰音及哮鳴音,行纖支鏡檢查時發現并非來自于氣管內的病變,而是喉部存在腫塊的占位。由于腫塊處于氣管后方、椎前筋膜的前方,占位特殊,在體表無法被感知與觸碰,這也成為了腫塊未能被及時發現的原因。
腫塊大小約5公分,從氣管右后方往左前方生長,將氣管的膜部往前推移,氣管呈現為“月牙狀”,同時腫塊的占位令食道向左側發生了移位。腫塊的位置與生長趨勢已然明確,那腫塊的來源究竟是何處?
經過全院大會診,多學科討論,最終依據影像團隊的結果資料顯示,考慮腫塊來自于甲狀腺。“甲狀腺腫塊一般是往外側、往胸腔生長的比較多,占90%左右。腫塊從后面往對側繞過去長是很特殊的情況,所以從發病率來說,這是非常少見的病種。”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乳甲外科主任謝海清說道。
據了解,目前針對甲狀腺腫瘤的治療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常規的手術,傳統開刀或者在腔鏡下進行,另一種是最為先進的甲狀腺消融術。但甲狀腺消融術僅適用于腫塊小于2公分的患者,超過2公分的腫塊無法一次性徹底消融,加之陳桑榆的甲狀腺腫塊處于胸骨后,與氣管、食道粘黏密切,采用消融很大程度上會損傷神經,此時,開刀手術成為了陳桑榆惟一的治療途徑。
考慮到陳桑榆是一位85歲的高齡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心律失常等多類基礎疾病。術前準備5天,對其進行了充分的圍手術期處理,糾正心律失常,對癥處理降脂、低鉀血癥,切實提高陳桑榆手術的耐受度。
手術準備就緒,確診為困難氣道的陳桑榆,如何為其順利進行全身麻醉下氣管內插管,這是麻醉科團隊面臨的最大難題。為此,麻醉科主任陳遇源再次組織科室疑難病例討論,制定了詳細的麻醉計劃和應急預案,以確保手術和麻醉安全!患者入室后,對其進行輕度鎮靜、鎮痛,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超聲輔助下喉上神經阻滯和環甲膜穿刺,極大減少患者氣管內插管的應激反應。精準麻醉藥物控制,麻醉誘導平穩,成功進行狹窄氣道下的氣管內插管。
腫瘤切除手術由乳甲外科主任謝海清主刀。在不誤傷喉返神經與食道的前提下,成功將處于甲狀腺下級的囊實混合腫瘤,連帶著腫瘤外層完整的包膜一同挖出,并將移至氣管背側的喉返神經歸位。目前,患者已安全度過術后危險期,恢復狀況良好,生命體征平穩,已健康出院。(王競 劉滔)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